2016中国安防百强名单出炉,科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光荣入选浏览数:140次
据资料统计,百强安防企业纷纷布局智慧城市建设业务。据知,杭州海康威视、贵阳方舟高新技术、北京天大天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纷纷加大智慧城市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支撑十三五期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业务与能力激增。(以下为11家百强安防企业人才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职业技能认证的企业名单,其中以海康威视及天大天科投入力度最大,达到近100人次)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东方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兴力维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汉邦高科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安消技术有限公司 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万佳安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科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朗尼科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天大天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贵阳方舟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正文: 2016年10月24日,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在北京隆重揭晓了“第八届中国安防百强”企业名单。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252亿元年销售额继续蝉联百强榜首。新“出炉”的榜单显示,本届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720亿元,户均7.2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2家企业销售额超百亿元,共有28家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超过10亿元,比上一届增加7家,系统集成商占六成。这些数字说明安防行业向系统集成商综合企业转型已经基本完成,大企业越来越大,小企业被淘汰已经不可逆转。
入选百强企业最多的城市是深圳33家,广州周边城市共14家、上海6家,杭州5家、津京5家。珠三角48家,长三角地区21家,环渤海地区6家,其他25家企业落户湖北、福建、海南、重庆、贵州、陕西、宁夏等省市。这与中国安防产业当前的实际分布是相吻合的。从整体规模上来讲,杭州、天津、广州、深圳的上榜企业较大,主要是系统集成商发展快。其中11家企业已深入布局智慧城市总体建设业务。 中国安防百强评选是借鉴国内外企业排名所进行的一项研究活动,主要对安防行业居领先地位并有一定影响力的安防企业进行综合评定,目的是提高安防行业的知名度,全面展示我国安防行业的发展成就和精神风貌,宣传安防技术和产品在科技创安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评选,表彰为中国安防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为中国安防行业树立榜样,激励广大安防企业发奋努力,推动中国安防产业的快速发展。 本届中国安防百强评选组委会首次把安防产品生产商、系统集成商、外资企业放在同一平台上进行评选,一些有一定实力的产品生产商落选。从今年1月1日开始受理评选材料,到9月15日截止,全国共有213家企业申报,初评后有133家企业进入网络投票评选阶段,最后经过专家评审共有100家企业入选第八届中国安防百强。 今年的评选流程也发生了变化,在经过9月15-20日的初评阶段后,增设了15天的网络投票时间,通过网站、微信等投票方式,让更多的安防人参与进来进行评选,扩大了中国安防百强评选活动的影响力。10月10-15日,通过专家组评审遴选出最终名单,并于10月24日在北京贵宾楼饭店进行隆重的颁奖典礼。 中国安防产业百强企业的评选,在某种程度上积极引导了全社会对安防产业经济的关注,为全国的安防企业提供了一个动态的、相对的参照坐标,为探索安防产业经济发展规律提供非常有益的帮助。以民营为主体的安防企业代表着中国安防产业的未来,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该排名已经成为中国安防产业发展态势的晴雨表,受到了政府机构、企业界、投资机构、传媒界的支持和广泛关注。这是国内首家基于安防企业综合实力的评价名单,力争这项排名成为中国安防行业最为权威的排名品牌。 从2005到2016年,十多年来,本活动一共进行了八届百强企业评选,与百万安防人一起成为中国安防产业进步的推动者,又共同成为科技创安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见证者。 2016年,在国务院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智慧城市建设进入的深化发展阶段。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智慧城市都将在这个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智慧城市已成为企业与政府创新发展必然选择。智慧城市是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当前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模式。智慧城市人才培养及储备是智慧城市落地关键因素,人才其素质、地位和职责直接关系到社区智慧化的成败,其应具备智慧社区规划、治理、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ICT)应用与服务、建设与运营等专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应该从战略层面上考虑行业的创新和发展。不管您是管理与服务出身,还是信息化出身,安防企业人才都需有一个跨学科的系统的教育和培训。 智联智慧城市教育咨询中心,集合由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专家教授组建的业界顶级专家教授资源,致力于培养国家级优秀智慧城市人才,为安防企业适应智慧城市深入应用和发展的需要,为企业转型升级智慧城市业务创新培养一批新型管理精英,深入实施互联网+智慧城市转型保驾护航。
|